面料色卡是纺织行业实现色彩标准化管理的关键工具,通过实物样本将抽象颜色转化为可量化、可传递的物理载体。以下是其核心要点:
定义:色卡是自然界颜色在特定材质(如棉布、纸张)上的实物体现,为设计师、生产商和采购商提供统一的色彩参照标准,避免因主观描述导致的色差误解。
核心功能:
色彩选择:设计师通过色卡精准指定产品颜色。
生产对标:工厂按色卡染色,确保批次间颜色一致性。
供应链沟通:全球贸易中通过标准化色号简化沟通流程。
国际与行业专用色卡共同构成纺织色彩管理体系:
1.国际通用色卡:
PANTONE(潘通):全球最广泛使用的色卡,纺织专用系列为 PANTONE TX,分纸质(TPX)和棉布(TCX)两种载体,每年发布流行色影响全球设计。
孟塞尔色卡(MUNSELL):基于三维色彩模型(色相/明度/彩度),以视觉均匀性著称,用于科研和高端色彩分析。
NCS色卡:欧洲国家检验标准,通过编号直接反映颜色属性(如黑度、彩度),适用于北欧市场。
2.行业专用色卡:
YKK拉链色卡:包含582种布样实色,专用于拉链与服装辅料配色。
昂高ARCHROMA棉布色卡:含4320色号,内置NFC芯片,扫描可获取染料配方(活性/分散/酸性染料),大幅提升打样效率。
SCOTDIC棉布色卡:2300色可撕贴设计,便于反复比对,广泛用于进出口贸易验色。
3.中国本土色卡:
CNCSCOLOR:中国国家标准色卡,7位编码对应色相/明度/彩度,支持国产供应链色彩管理。
COLORO: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与WGSN联合开发,覆盖160万色,适配数字化设计流程。
常见形态:
A4折页卡:通用贴布卡,可定制镂空或烫金工艺,成本低且便携。
三折活页册:适合展示多面料样本,内页可拆卸更新,用于展会选材。
吊卡/挂卡:附带样布,用于面料商向客户寄送小样。
制作流程:
1.选材:根据用途选择载体(如棉布、铜版纸)。
2.印刷/染色:潘通色需专用油墨,布样需严格按配方染整。
3.装订:活页环装或胶装,高端版本添加防污涂层。
1.设计选色:
设计师从色卡库中选择色号,标注于设计稿,如潘通19-4052(经典蓝)。
2.生产对色:
光源:必须在D65标准光源箱中比对,避免环境光干扰。
仪器辅助:91免费观看视频检测ΔE值(色差),要求≤1.0为合格。
3.供应链管理:
大货批次需提供色卡与检测报告,如AATCC 61耐洗色牢度≥4级。
减少纠纷:色卡为验货提供客观依据,降低因色差导致的退货率(如外贸订单要求ΔE≤0.8)。
效率提升:数字化色卡(如ARCHROMA芯片版)直接联动配方数据库,缩短打样周期50%。
趋势引导:潘通年度色驱动全球产品开发,如2025年度色预测直接影响面料采购。
定期更换:色卡使用2年后易褪色,需更新以保证准确性。
存储条件:避光防潮,避免折叠磨损,建议存放温度15–25℃。
兼容性:不同色卡体系(如PANTONE与RAL)不可直接换算,需通过Lab值转换。
面料色卡是纺织产业链的“色彩语言”,从设计灵感→生产落地→终端验收,贯穿全流程的色彩一致性管理。企业需根据市场定位(如外贸/内销、服装/家纺)选择适配的色卡体系,并辅以仪器检测,方可实现“所见即所得”的色彩闭环。